首页 » 鱼羊野史·第1卷 » 鱼羊野史·第1卷全文在线阅读

《鱼羊野史·第1卷》2月2日

关灯直达底部

《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来到了2月2日。 1421年的2月2日,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就在那一年,紫禁城的建成竣工和明长城的初步形成几乎同时完成,所以是中华民族伟大的一年。1943年的2月2日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被围德军正式向苏军投降,是二战转折点的最重要的战役。

| 明朝正式迁都北京 |

1421年的2月2日,明朝正式迁都北京,在这之前,北京几乎没有做过汉人大王朝的首都,只有金人和蒙古人。对于蒙古人来说,北京在正中间,北边、西边都是他的,南边也是他的。汉人政权之前基本上建在关中,洛阳、开封、南京等等。最初明朝的首都是南京,为什么搬到北京来了呢?因为永乐大帝朱棣实际是篡位的。朱元璋的这些儿子里面,最能打的就是永乐大帝朱棣,朱棣孔武有力,头脑冷静,早年的时候就跟随傅友德南征北战,在云南还收了一个色目人小孩当太监,就是郑和。当时很残酷,明军攻克云南以后,把云南所有的蒙古人、色目人,十岁以上的男的全部斩首,十岁以下全部阉割,女的为奴,当年你们蒙古人怎么对我们的,我们就怎么对你们。郑和那年正好十岁,再大一点就没有郑和下西洋这事儿了,他也被阉割了,然后就跟了朱棣,跟着出去南征北战。郑和有两米高,色目人都非常高。色目人其实有的是波斯人,有的是阿拉伯人,郑和就是这么一个。

朱棣特别能打,最后打到南京去,把合法皇帝建文帝,就是朱棣的侄子给赶跑了。其实他没想赶跑侄子,他想逮着建文帝,结果没逮着,跑了。跑了以后他心里就很慌,觉得南京这个地儿不能多待,再加上明朝的知识分子又很忠贞,还出现了像方孝孺这种铮铮铁骨的人,就是不跟从你,死活骂你,所以他心里想,就别在南京待了。因为他是燕王,北京就是燕地,朱棣回到自己的封地,所以就把朝廷迁到北京来了。在这之前大兴土木,因为汉人政权要到北京来,这可不是在汉人的中心地带了,就已经相当于汉人的边疆了,所以迁都北京有两件事要干,第一要修砌长城,增强防御,要不然这首都就在边疆边儿上多可怕;从明初开始,明朝用了二百多年时间,才完成了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全长一万二千七百多里的长城的修筑。第二要修一个大宫殿,紫禁城是在1421年落成。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重大任务就是要把各国的首脑都弄到北京来,来向永乐大帝朝贺,叫万国来朝,全天下人全世界人都承认我是皇帝,便证明自己是个合法皇帝。

1421年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荣耀的一年了,之前路比较远的来不了,唐朝的时候虽然来了很多外国人,但是没有来国王。1421年郑和的大舰队归来的时候,带来了一百多个国王,有的是自愿来的,有的是不想来,被郑和关笼子里给绑来了。笼子里除了关那些不愿来的国王以外,还关了长颈鹿、大狮子等。我一直很奇怪,因为中国之前是没狮子的一个国家,但你看我们过去守门的都是俩狮子,雄的玩球,雌的带着小狮子,可我们过去没狮子啊,我们自己有老虎,为什么不让俩老虎来守门?中国人是什么时候见过狮子呢?因为中国用狮子守门是远在郑和把狮子带回来之前,别说那时候狮子不但中国没有,在亚洲大陆都没有,所以我就一直觉得挺奇怪,中国人上哪儿看见了狮子?上非洲去了吗?美洲?这次郑和终于带一活狮子回来。还有就是郑和带回来几只长颈鹿,大家一看,原来麒麟是真的,就脖子比麒麟稍微长点,但是大家认为这就是麒麟,所以长颈鹿往紫禁城里一走,满朝文武匍匐在地高呼“祥瑞、祥瑞”。麒麟都来了,可见这永乐大帝是合法的。

所以1421年是非常荣耀的一年。前几年有一个英国人写了一本书叫《1421》,被我国历史学界痛批了一顿,因为英国人写的那本《1421》其实是把郑和舰队吹得没边了,他说郑和全世界哪儿都去过,美洲也是郑和发现的,罗马教廷的第一张世界地图是阿拉伯商人从郑和那儿买的,索马里郑和也去了,然后南半球也去了,专门还写了说因为郑和航海的罗盘是靠北极星定位导航,突然看不见北极星了,就开始琢磨说,哦,原来地球是圆的,这是南半球,用南十字星来定位。甚至说郑和还去过与南极隔海相望的火地岛,舰队还冻在那儿了,然后火山又爆发了,冰又融了。反正神奇极了,已经快成科幻小说了,我们很不习惯,但如果你在西方生活,每天买点英国、美国的书看看,看看那些阴谋论和胡说八道,这是他们的出版自由,人家经常越是这样的书越好卖。你写本书说美国人根本没登过月,那都是在好莱坞影棚里拍的,马上卖好多,然后也没人来管你,你爱写就写。有人问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人家写没登过月的书都畅销了,你怎么看,NASA根本不回应,回应他就是为千千万万对太空付出一生的科学家们的不尊重,所以根本不用回应。有出版言论自由的国家,爱说什么说什么,胡说八道也行,经常出版一些把中国历史编得特别神奇的书,特别有意思。

| 罗素去世 |

1970年,罗素逝世。罗素写了很多哲学著作,还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很多人知道罗素其实是通过《围城》这本小说,因为《围城》里有这么一段,说当时留学回来的这些人经常聚在一起攀比吹牛,褚慎明说自己在英国时见过罗素,罗素先生还问了他三个问题,自己还回答了这三个问题。然后大伙都觉得,哇,好厉害,罗素那么厉害的哲学家还问你问题。其实褚慎明确实也没吹牛,罗素确实问了他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什么时候回去。所以,我说钱钟书先生特别幽默,最幽默的就是他没有写褚慎明说谎,而是确实是问了他三个问题,但是是这么三个问题。钱钟书先生满腹经纶,而且是个非常有幽默感的大知识分子,这点很难得,因为现在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有文化的人,或者自认为有文化的人,天天在那儿端着,讲这个讲那个,好像很学术、很权威的样子,一点幽默感都没有,一点都不招人喜欢。

|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

1943年的2月2日结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的转折点战役,在东方的历史里,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唯一的转折点,但在西方的英美二战史里面,说二战转折点战役是两个,同时的,一个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一个是阿拉曼战役,因为总得来一个西方的吧。

阿拉曼战役应该说是北非战区的转折性战役,从那之后北非基本上解放了,但是北非战场在整个二战的战场中间,其实是不能跟苏德东线、太平洋战场以及后来的美军登陆诺曼底这么重要的战役比的,而且阿拉曼战役的规模,也跟斯大林格勒战役不能比。虽说最后被包围的是保卢斯第六集团军的三十三万人,但是实际上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规模是空前的,歼灭德军的数量也是空前的,双方都是数以百万计的投入。而且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完了以后,整个苏德战场南线洞开,因为德军全部的主力都像绞肉机一样,投入到斯大林格勒战场去,也把苏军主力都吸引过来。保卢斯是第一个在战场投降的德军元帅,当然他实际上只当了一天元帅,就投降了,当时希特勒授给他元帅,就是想让他自杀,他原来当上将是可以投降的,但没有元帅在战场投降,结果他拿着元帅手杖就投降了,给希特勒气坏了。保卢斯本身也不是德军中间能征善战的一线战将,他是一个参谋军官出身。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当时苏军其实已经可以直驱罗马尼亚,整个南线已经没有德军了,后来就发生了在东方的二战史上都不写的一个重要战役,叫哈尔科夫战役,才解释了为什么当时南线洞开的情况下,苏军没有直驱罗马尼亚,不然二战早结束了。德军公认最能打的曼施坦因元帅带了区区几个师来“救火”,就在哈尔科夫切断了滚滚向西的苏军洪流,而且全歼了苏军最前面的集团军,把苏军整个挡在哈尔科夫城下,把南线整个的战线又恢复起来了。那一场战役以少胜多,如果不说战争的正义性,就从战争艺术跟军事来讲,哈尔科夫战役是整个苏德战场上最漂亮的战役之一,几乎在整个南线全部没有德军的情况下,就靠曼施坦因带了几个师,插入苏军的队伍左冲右突,居然把苏军截断了,而且歼灭了一部分,还收复哈尔科夫,重新建立起了防线。

但是无论如何,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德军已经丧失了全面进攻的能力。只有在当年的夏天,在库尔斯克又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所以斯大林格勒战役就是二战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也是打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最终被俘的九万德军几乎没有人活着回来,被迫长途步行去西伯利亚做苦工。当然苏军这么做也无可厚非。因为苏联的军队被俘时也是在德国做苦工,睡在露天的地方,吃得很少。战争期间双方都比较残酷,尤其是苏德军队,不光是战争,而且还有种族歧视以及历史心态的问题。但是德军对英法的战俘就比较友好,从来没让干过苦力,而且还组织踢球,还吃西餐,还让看报学习什么的。但是到了东线,对波兰对苏联战俘就非常残酷。纳粹是一个邪恶的东西,但是他们最终也得到了报应,九万战俘基本上消失在茫茫的西伯利亚,这其中还包括了我妹夫的父亲,我妹夫是德国人,他的父亲当时在斯大林格勒被俘了,但是他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最后回来了,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极少数的幸存者之一。但是不管怎样,战争永远不是人民热爱的,无论你战败还是战胜,那么多人流血死掉都不该是被歌颂的事情。

| 拓跋氏改姓为元 |

公元496年的今天,北魏的拓跋氏改姓为元。拓跋氏是鲜卑人,其实我们北方大量民族原本都是鲜卑人,李世民本人就有鲜卑血统。像金庸小说里常写的慕容这个慕容那个,其实就是鲜卑人。拓跋氏建立了王朝,改姓元,其他的少数民族后来也改了姓,像姓完颜的,最后改成了金。我们特别有同化别的民族的能力。就是你征服我也没用,你征服我最后也变成了我们的,因为我把你同化了。因为民族被歧视,犹太人在世界各地也改姓,看见什么就叫什么,像爱因斯坦他们一家到了德国,原来的犹太姓氏别人听不懂,改姓了爱因斯坦,德语就是一块石头的意思。不管犹太人怎么改姓,你改不了我的民族血统,我就要坚持信仰,就做犹太人。但是到了中国陕西河南的那一支犹太人,最终还是被我们同化了。

|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 |

今天还诞生了一首好听的歌,叫《义勇军进行曲》,我还见过这个曲子的手稿。这首歌的旋律是完全西式的,就是完全用西洋作曲技法,非常好听。就我个人而言,虽然我没有听过全世界每一个国家的国歌,但是在我所有听过的国歌里,最好听的三首歌都是激昂的战歌,激励人民向前。其中一首就是我们的国歌,在中华民族最危亡的时候诞生的《义勇军进行曲》。还有一个是法国大革命的时候引导人民向前的《马赛曲》,再有一个就是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的时候,美国人民在《星条旗永不落》的歌声下,战胜了强大的英帝国。所以这三首国歌,《马赛曲》《义勇军进行曲》《星条旗永不落》是我最喜欢的国歌。我觉得最难听的国歌就是英国国歌和日本国歌,因为它是歌颂王的。凡是歌颂王的歌,几乎就没有好听的,因为大家都没什么真心,不像歌颂上帝的歌有很多好听的。很多晚会歌就是歌颂的歌,听着好像很恢宏,但是不能打动你,很假,没有真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