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寂静苍穹下 » 寂静苍穹下全文在线阅读

《寂静苍穹下》后记 那些路途上的荒芜与亲密

关灯直达底部

炉上的火熄灭了,温暖的灰烬延续着故事的尾句

想听下去吗

就着太阳的味道,我们接着讲开始……

1

仿佛一条归途。骤然欣生的欢喜,夹杂着陌路上密匝厚实的伤感,终于化作了一场肆意而繁茂的心头细雨。

回首,这些发生在过去一些年头中的一些旅程。文字所描述的仅是一段曾经沉溺于偏执里的柔软时光,浮木般游移不定,而又未经及时打捞摊晒。如今,已仿如安静的白雪,在大地尽头渐渐隐退,又好似雨水滤过的阳光与空气,从叶缝间悄然滴落。

因此,喜不自胜。

我的内心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条路,一条长长的路,走得远远、远远的,然后返回。黄昏下来的时候,终于快要回家。终于看到含情脉脉的灯光,如豆般温和,撕碎了大地尽头积攒已久的黑暗。那是行在路上最甚幸的一抔欣喜,远远看到光亮、房子,看到家。那是心灵的避难之所,同时,也是心理的安抚之所,哪怕此时距离檐下的屋门,还有一段行程要走。

回首身后,那些消散未尽的浮云和阴霾虽然还在暗自涌动,但毕竟已开始变得遥远模糊。而前方不远,那束微弱的光亮,如同一簇温和的羽翼,在夜空里,在朝向回家的路上,正温暖地敞开。

再来回想这段生命里行色匆匆的时间,从2000年到2007年的这些时间,它们倾注了我年轻时最大的热情,那是沸腾的血,燃烧的云朵,还有婀娜多姿的肺。

或者还有一些隐藏得更加深远的时间,之前,以及之后的时间。

我为这些时间必须动用众多的形容词,并在行文中密布繁缛的修辞,因为这条路、这条归途的重要与在生命里的不可替代。

我不曾避开那些绕指的忧伤或欢喜,把过去完全尘封隐匿起来。时至今天,当自己还有勇气面对所经历的过去,还可以趁着心力的许可,来不加掩饰地安放和纪念,我觉得这远比前一类方法值得欣慰。

2

在路上,我曾伤感于自己的孤独和对温暖感的缺乏,羞涩于自己心头的黯然与内心的窘迫。很长一段时间,我感到痛楚无孔不入。那是我走远后,感觉到自己走不回来的迷途。

对于旅行、行走,其实用四处走走、到处看看这类词,于我可能会更加合适。我把不断行走的那几年,归结为我被迫上路的年头,必须上路。有在路上邂逅的朋友说,你是在不断寻找自我。我说不是,因为并没有特别清晰的目的,总是不由自主,就像身体对营养的追求,当缺少叶绿素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想要吃青菜。

同样的道理,想出发的时候,是因为路走得太少。想回家的时候,可能是因为路上太过孤独。况且我从来都不曾真正迷失自己,寻找自我自然无从谈起。

也有人说,你是一个可恶的游山玩水者。

当然这只是一种善意的讪骂与嗔怪,笑笑也就过去了。我会想,倘若是连这样的排解方式都没有了,那自己岂不会山穷水尽?

究竟是旅行、行走,还是可恶的游山玩水,这些待定的结论性词汇拿来换去,但背后所代表的内容却都相同一致,那是对一条路、一段时光、一个历程、一种成长的小心阐释,是我细碎而又无比真切的光阴所张开的一张嘴,露出一排洁白的小牙,它奔跑着喃喃的絮语。

潜回到原来所走过的路上,在深深根植于内心的风景中,在时光斑驳的剪影和青春繁芜的枝蔓里抽丝剥茧,梳理和书写这些旅程,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担当和心力支付的意义所在。

起始时,我曾用异常快的速度写完了它。后来,又用异常缓慢的速度逐一修改。

开始时,我曾为它夜以继日。到后来,我为它日以继夜。

很难满意。我的书写越来越迟缓,像久治不愈的阴翳,我为自己所诟病,为文字悲恸不已。它像我在路上所经历的每一个日日夜夜,每一个日日夜夜都有精彩的花边,可我想要的是,能够刺亮这些花边的凌厉闪电。

我已听到过太多这样的说法,这个世界已经没有真爱、不需要真爱,或者充满对真爱的诘问。

那是因为自己没有了真爱。请允许我小小地抒情:

命运可能多舛,爱情可以催人泪下,泥泞的现世也许存有种种不堪,但在那些深埋的罅隙和无底的漏洞里,在瘀血一样积攒在一起的苦难与哀伤中,我们可以顺受,可以泅渡,但是不能失去爱与奉献。因为只有借以它们的真谛,才能完成对自己的救赎,盛装生之盛大的离合与悲欢。

所以,那些通宵达旦的努力,最终换取了如今所呈现出的一堆文字。它不是柔丝织就的一匹匹锦缎玉帛,而是一张张在暗夜里孤独清醒的麻布,色泽粗简、纹路可触。

3

写这些行程时,每次看过我的文字,朋友阿细总是这样说:

还可以更好些。还可以更好些。你还可以。

纯净的内心,前途无量。

你要相信,你在路上,心中有如猛虎细嗅蔷薇。

不要太多顾虑,把想要说的话,想要表达的东西,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这样别人才会从中感触到真实的温暖与疼痛……

可见,我已长时间地学会了隐匿,不少东西,还是习惯于把它们埋得很深很深。一贯如此。以至于现在想要把它们揪出来,都是这样纠结和犹豫。它们如鲠在喉,卡在那里,断断续续。只是我原以为,这次自己对自己的解剖会稍稍好一些,看来远非这样。

关于温暖和疼痛,在去路和来路之间,这珍贵得令人窒息和惊讶的精巧名词,当它们纷纷由名词成为形容词甚至动词的时候,它们锋利的爪子,就彻底越过了文字所设下的重重围栏,撕烂我的五脏六腑。

而终于,我得以回来。我要好好的,珍惜这亲人交付自己而别人所不能掌控的生命。而每一条生命就必须担起它自该有的命运,以及责任。我如此答应任何人,还有我自己。

这不是夸张。我得说,在那么多的行程结束之前,在那些年里,我从未获得过灵魂解脱的须臾和空闲。

比如……

比如……

外人可能无法明白我在矛盾中已经竭尽全力。但或许应该理解,如果我要直愣愣地把自己的一切都拎出来逼迫在别人面前,那需要多么大的胆量和勇气。

所以旅行中的风景、感触及回忆,已被每一根敏感的神经掰碎、揉乱和焚烧,升腾起苍白的火焰和云朵,但让你看不到焰心上的灰烬与云朵中的骨骼。

况且,我已经无意要去重现自己的秘密之花,一段曾经年少的成长史、心灵史与爱情史。它们早已经隐蔽地开放。我只把这粗枝大叶展示于你的面前,没有果实的香甜与芬芳,只有花蕊中模糊的憧憬和幸福的王座,那是我最真实的细节与感动。

如果心中真有一头猛虎巨兽,它是否嗅到了带露的那朵美丽花朵?

我时常会回想起自己在路上遇到的一些朋友,他们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心事,各有各的旅程。

我是一个不结伴的旅行者,在路上不爱与人结伴,也很少与人结伴。因为我想独立的行走一定会让人少领受这样或者那样的不顺与不快,不齿或不屑。就像很多人讲,现在的拉萨和过去不一样了,但别人有别人的Last Lasa,我有我的S.I.F.但偶尔,也难免要与人共同搭车,或共走一小段相同的行程。我也乐意在旅途中帮助别人,能施援手时则施援手,能提供便利时则提供便利,包括陌生者。可能的淡然相处,多一些君子相宜、路逢知己刚好,否则大路朝天,各走半边,蝇营狗苟、驱去复返也罢。

挑选了自己这么多年来的一些片断放在这里,希望能与那些和我一样,喜欢旅行,曾在路上感到孤独、忧伤而又羞涩的灵魂,在寒冷的时候依偎,在寂寞的时刻相伴。

这是我所寄望的心与心的交付。

我还得特别向诺儿、小刀、郭苒、叶强、杨舒、芙蓉千朵、叶霜红、李小好等朋友表示感谢,还有疏忘了名字的那几张尼泊尔、滇西北、新疆照片的拍摄者,是你们,使得本书得以更加精美,在此,谨致以我最诚挚的谢意,并希望能与你们取得联系,一一致谢(也可致信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感谢阿细在我不断修改成书过程中的鼓励,感谢殷同学长时间的支持。

如今,我以文字完成了自己对一段时间的总结,完成了自己对自己的宽容与超度,它包含了我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良苦用心。只是,对这本书我仍然有着连续的懊恼,它们是这样的懊恼,是阿拉伯古典诗歌中所载的:

酒杯刚拿来的时候,是沉甸甸的

只有盛满美酒的时候,它们才会变得更加轻盈

我想,不光文字这样,生命亦是如此。

在我尚未满盈的生命之杯中,请每一位有缘分读到这本书的朋友,都不吝倾注仁爱、善美与宽容,从而让她脱离沉重,变得灵动、轻盈而飞舞。

感谢,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