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超越原生家庭(原书第4版) » 超越原生家庭(原书第4版)全文在线阅读

《超越原生家庭(原书第4版)》我说东,你说西:家庭分歧导致的焦虑

关灯直达底部

大多数人结婚时都认为自己与配偶在日常生活中是相似的,而且自己与配偶的生活追求是一致的。但是他们不久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夫妻在新婚蜜月期间没有因为双方的差异而发生较大的冲突,那就算是幸运的了。夫妻之间可能产生分歧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比如早上几点起床、去哪里吃饭,甚至如何挤牙膏等。但这些也许只是严重冲突的开端罢了。于是夫妻双方都开始怀疑自己原先的选择是否正确;也许当初自己的决定是错的,结果跟一个“双面怪人”结了婚,因为自己的配偶现在跟当初的样子似乎截然不同了。这样一来,夫妻双方似乎很难像以前预想的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了。

生活在一起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双方之间的重大差异,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关系。这是很正常的。尽早发现那些容易引起矛盾的分歧,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处理方式。但是大多数人都把这些分歧当作“理想关系”的威胁,因为他们认为夫妻双方的“理想关系”应该是一种持久的和谐,双方应该在同一时间想要同样的东西。

当夫妻双方发生分歧时,大多数人会竭力促使对方与自己保持一致。毕竟,如果人生路上有一位与自己思想相通的伴侣陪在身边,这难道不是最好的“亲密关系”吗?但是当我们发现事实情况并非如此的时候,就开始焦虑了。接下来,按照一般的模式,我们就会认为是对方的行为导致了我们的焦虑。约瑟自己心里说:“我之所以不高兴,全是因为她。如果她不像现在这样,而照我想的那样去做,我就不会烦恼了,所以这都是她不好。”

“为什么女人不能跟男人一样?”希金斯教授曾经这样感叹道。我们现在要回答他:“那你为什么不能像我一样呢?”当然,我们常常太世故了,不愿意承认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于是我们就把真实的动机隐藏在表面的思绪之后。我们常常想自己的配偶、子女、老板,或者其他人“应该”是怎样的。我们常常说“你应该如何如何”,或者“你最好如何如何”,但我们真正的用意是要说“我想让你如何如何”。例如,妻子贝塔对丈夫史蒂芬说:“你应该多跟我聊聊。”她这么说其实是在掩盖自己对夫妻差异的焦虑。她真正担心的是:自己很喜欢说话,而丈夫史蒂芬却不怎么喜欢聊天。如果不是因为夫妻之间的差异感到焦虑,她就会说:“我想让你跟我说说话。”这才是她内心需求的真实表达。同样,史蒂芬也可以对贝塔说:“我想要安静一会儿。”而不是说:“你的话太多了。”

当然,这种现象并不仅限于婚姻关系。无论何种人际关系,只要其中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就会产生这种现象。(这样一来,差不多所有关系都是如此。)在这些关系中,至少有一个人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产生焦虑。例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差异更为明显)、雇工与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自由派与保守派的关系——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人之间都存在着各种差异。

问题

1.你的原生家庭中存在着哪些主要差异?家庭中的人们是如何处理这些差异的?是否有人在处理某些特定差异时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2.你和伴侣之间存在什么差异?你们是如何处理的?你是如何试图让伴侣发生转变的?伴侣是如何想让你改变的?你有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