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越弱越暗越美丽 » 越弱越暗越美丽全文在线阅读

《越弱越暗越美丽》第三种文化

关灯直达底部

回国之前,我是那种典型的科学人,将自己的智力活动几乎完全局限在和科学研究有关的事项上。即使读书,除了专业类书之外,也是与专业相关的科普以及本行内的成就杰出人士的传记。英文中的科普大概有两类:一类是科学作者写给普通人看的,一类是专家写给专家或有志于研究的学生看的。我只看第二类,看这一类科普目的在于了解同行的专家们是如何想到他们那些想法的,希望给自己的研究带来帮助。读杰出人士的传记的目的类似,一是励志,二是学习人家的工作方式。其实,从中学生到研究生,那些将自己的生涯规划为研究的年轻人喜欢读的大多是杰出人士的传记,因为年轻人是以这些人为自我期许的。

回国之后,随着阅读范围的逐渐扩大,我开始看一点前面提到的第一类科普,因为觉得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可以做一个只懂自己专业的“专家”,但如果一辈子如此那就可能成为被关在笼子中的动物了。另一方面,自己开始写科普,就必须多了解一点其他学科的科普知识。读书越多,越觉得过去阅读范围的狭隘。将自己的阅读范围扩大,其实是增加自己的感觉功能。对于我来说,如果我想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最近的进展,我更加愿意阅读科学作家写的文章,而不是专家们写的充满专业术语的文章。将自己的体验推而广之,那些自己做科学或不做科学但对知识有了解的愿望的读者们,其实应该更加喜欢非专业化的科学写作的。由于偶然的机会,我开始为《新发现》写专栏,而这个杂志的定位恰好就是非专业化的科学传播。

我为《新发现》写专栏大约三年了,每月一篇。每一期我基本浏览一遍,有些感兴趣的文章会认真看,例如关于物理的文章,以及一些生物方面的文章。我儿子是初中生,他也时常将杂志要去看,可见这个刊物的阅读对象非常宽。我三年半前开始写博客,开始的时候我的博客内容很专业,用意是我的学生看了会了解我关注哪些研究方向。为《新发现》写专栏后,我的博客的内容越来越通俗,影响的范围从而越来越大。

《新发现》办科普刊物的态度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他们给作者很大的空间,强调文理的交融,以及科普文章的趣味性,这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我也从《新发现》主编严锋和中文部主任王艳那里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和文学相关的。如果说我在中文和文学阅读方面有所提高,和他们的交流对我有很大的影响。严锋甚至建议过我写科幻,虽然目前我的精力和能力不允许我这么做,我还是觉得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建议。我经常和王艳交流文学方面的看法,偶尔见面会谈得很久。

中国社会的发展使得科学写作前景越来越看好。有两个因素使得我看好科学写作的前景。第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人在衣食住行之外感觉到精神生活的重要,于是阅读必将回归。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增加,阅读除了寻常的休闲以及文学阅读外,科学阅读的比例将会增加。第二,由于现代社会中的科学技术的影响,很多社会问题与科学技术相关,例如全球变暖、金融危机、中医问题,这是举其大者。“中等”问题如三聚氰胺事件,也迫使人们更加关注科学技术。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当代西方人关心的一些问题也将进入中国社会,例如动物克隆、人类基因改造问题和干细胞问题。

过去,我纯粹从大趋势推测中国文化的复兴以及科学文化的兴起(不是复兴,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出现过“科学文化热”)。最近,一个由对科学传播有兴趣的年轻人组成的团体——科学松鼠会——突然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写出大批有趣的科普文章并组织了很多活动,他们博客的人气之高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每天点击超过两万次。如果有毅力坚持下去,我相信他们的人气会越来越高。他们的成绩证明了我过去的推测,科学文化必将成为一种主流文化。

说到主流文化,我想起英国的物理学家兼小说家查尔斯·斯诺在1950年发表的一本书,题为“两种文化”。在这本书中斯诺将知识分子分成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文学类知识分子,一类是科学家。半个多世纪之前,英国的文学类知识分子号称知识分子,排除了科学家。这很自然,因为那时科学家的影响基本不出校园。斯诺认为未来必须出现第三种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两类知识分子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时至今日,在西方世界,斯诺期望的景象并没有出现,因为科学家和文化人之间还存在语言的鸿沟,虽然我们能够见到越来越多的共同活动。在西方,许多科学家开始直接与公众对话,这也可以称为第三种文化,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正在成为“明星”。

由此我想到中国的目前情况,我们也许还处在英国的上世纪30年代那个阶段,文学类知识分子将自己看成是知识分子,而科学家们似乎还局限于自己的传统角色,并没有开展与公众真正的对话。我们倒是有过学习所谓后现代的“文化热”,这个趋势似乎从来没有成为潮流。而在后现代已经在西方被边缘化的今天,后现代在中国看来永远不可能成为潮流。Edge杂志主编约翰·布洛克曼(John Brockman)也说,那些不关心科学和现实世界的所谓知识分子到了90年代已经不配做思考者,他们基于为注解做注解的那些活动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在中国,科学家们还是日益专门化着,很多科学家除了阅读新闻外基本不读其他学科的科普,也很少阅读文化类读物。一年多前,科学院主办的科学网开辟了科学博客版块,现在已经有接近两千个博客,大多数作者是科学家和学习科学的学生。虽然科学网博客还需要时日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出现真正有特色有观点的博客,这个趋势至少说明中国科学家的专门化慢慢开始被打破。

科学家需要和公众对话,公众需要了解科学家们的工作,需要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因素的来龙去脉,我相信类似《新发现》这类有着很大亲和性的刊物的读者会越来越多,在科学文化的蔓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